
你做了个深呼吸,平复紧张的心情,开始思考简配资,接下来的决赛局你究竟该出石头、剪刀还是布。你知道,其实这个选择就是纯粹靠运气,并没有什么策略可言。
万万没想到,你的对手突然凑上前一步,在你耳边轻声说道,「我会出拳头,真的,骗你是小狗!」你心神一震,定睛看去,对手已经退了一步站回去,脸上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笑容。
你的脑海开始快速地思考:「对手说他要出拳头,我只需要出布就能稳稳地赢下决赛,获得冠军了!」
但你马上也意识到,这样的思考可能正好掉进对方设下的陷阱,于是你启动了
第二层思考:
「也许简配资,他之所以说要出拳头,就是为了引诱我出布,他真正要出的是剪刀。我必须预判他的预判,我应该出拳头。如果他出剪刀,我出拳头能赢;就算他说的是实话,他真的出拳头,我也能和他打平局。无论怎么算,出拳头都是更合理的策略,必须出拳头!」
你捏紧手指,做好了出拳头的准备,这个时候,你看着对手的坏笑,越看越觉得不对劲,你进入了第三层思考:
「且慢!刚才我的这番算计,他也很容易推算出来。他肯定想得到,站在我的立场思考,出拳头是最合理的策略。这可是决赛,对手的智慧绝不简单。他已经预判了,我最不可能出的就是剪刀,所以他肯定会出布,就能立于不败之地。不行,我必须要用逆向思维,勇敢地使出剪刀!」
没有一刻为你消耗的脑细胞惋惜,你马上又被自己的思考惯性拖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:
「不不不!有没有一种可能,他已经预判了我的三层思考,他就是会如预告一样,出拳头。不但能够赢过我的剪刀,而且还会嘲讽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试图在精神上彻底打败我!所以我应该……等等,万一他也预判到了这一层呢?我是不是还需要再多推演一步?到底推演到哪一步才是头?!」
看到这里简配资,你是不是觉得有点晕了。你可能会提出质疑,「这样的思考没有意义,这条猜疑链可以无限推演下去,最终得到的结论都只是臆测,和随机选择相比,并不能提高胜率。」
是的,除非我们是能够洞察人心的微表情专家,或者干脆把对手绑在测谎仪上面,否则,这番看似层层递进的思考,不但没用,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。你想,如果只是单纯地靠运气猜拳,赢了你高兴,输了会有遗憾,但大不了感叹一下自己运气太差;而如果是经过这番看起来策略性很强的思考过程,赢了你仍然是高兴,而一旦落败,你就难免觉得自己是在智力上被对手压过了一头,会相当沮丧。
一旦你开始尝试推演这条无尽的猜疑链,你获胜的收益不变,失败的损失却会大幅增加,换句话说,从这场游戏的胜负预期来看,只要你开始被对手拖进猜疑链,你就已经输了……
前面我讲的是一场虚拟的猜拳比赛,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,表面看我讲的是猜拳,其实我讲的是投资中的短期择时难题。
你看,不少投资者试图在短期市场波动中预判趋势,在短期价格低点抄底,在短期价格高点逃顶。而短期市场的价格波动,受到全市场参与者资金买卖的影响,而短期交易的参与者里,有相当一部分都在试图对市场未来价格波动做预判。
比如,市场在单日出现大幅拉升,投资者就需要猜测,这是资金持续看好的信号,还是拉高诱多的信号,或者只是横盘整理的前兆。你看,市场走势不外乎上涨、下跌和横盘三个大方向,而投资者在仓位应对,也离不开加仓、减仓和持仓不动三种基本策略。猜测短期走势并调整仓位,不就像是石头剪刀布的猜拳游戏?
市场用快速拉升告诉你,「接下来我要上涨噢~」但是,这到底是市场的真实信号,还是市场预判了你的预判,让你陷入走势迷局之中,这也是一条无尽也无解的猜疑链。
而且,一旦陷入猜测市场短期走势的猜疑链,投资胜率不一定能提高,但可以确定的是,投资者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精力,并且在市场走势背离预判时出现自我怀疑,导致情绪低落。总账一算,我们很容易意识到,试图通过短期交易来追涨杀跌是不划算的。
你可能会说,「魏老师,你讲得有道理。但是市场就是有随机性啊,我们总不能因噎废食,就不做投资了吧?」
如果是虚拟的猜拳比赛,赛制已经定下来,就是短期一局定胜负,我们确实只能靠运气赌一把了。而真实世界的投资,对于每位投资者来说,该投什么、怎么投,这都是自己说了算,换句话说,比赛规则是可以自己定的。
想象一下,同样是猜拳比赛,我们自己定赛制,规则是,「对手只能选择石头、剪刀或布的其中一个,而我们自己是左手和右手可以出不同的手势,每一局只要有一只手赢就算我们得分。并且,不是一局定胜负,是玩一百局之后,根据总分来定胜负」。
你看,很容易就能发现,在这样的赛制下,我们获胜的概率更大,拉长时间来看,统计结果会站在高概率的这边,在这场比赛中,我们的赢面是非常大的。
想一想,我们熟悉的资产配置理念,有两大重要原则:第一个原则是分散配置简配资,第二个原则是长期投资,这两个原则是不是和这个赛制有异曲同工之妙呢?
泸深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